中青报客户端

 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

中国青年报手机版

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

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

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

2023年06月15日 星期四
中青在线

抗美援朝英模部队巡礼

战斗在光荣的战旗下

——记武警第一机动总队某支队

焦文杰 朱朝阳 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郑天然  来源:中国青年报  ( 2023年06月15日   07 版)

  2022年7月,武警第一机动总队某支队驻地发生有水文记录以来的最大洪水,该支队官兵闻令而动,紧急参加抗洪抢险任务。图为该支队进行战前动员。  焦文杰/摄

  辽西初夏,满目苍翠。在武警第一机动总队某支队礼堂内,一场“讲红军故事,做红军传人”演讲比赛正在火热进行。大屏幕上,一面“甲等功臣团”战旗迎风招展,格外引人注目。

  演讲中,该支队某中队中士乌日查走到战旗下,动情地说:“为什么战旗美如画,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。新征程上,我们一定要弘扬先辈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,努力在新的起点上续写更大荣光。”乌日查铿锵有力的发言赢得了台下官兵热烈的掌声。

  该支队是一支英雄的部队。1951年2月,该支队前身部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9军117师349团,在抗美援朝战争第四次战役横城反击战中,创造了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、歼敌最多、缴获战利品最多的战果,被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授予“甲等功臣团”荣誉称号。

  2019年10月1日,“甲等功臣团”战旗在国庆70周年阅兵式上光荣接受了党和人民的检阅。

  70多年来,“甲等功臣团”历经6次改编,一茬茬官兵始终将抗美援朝精神融入血脉,高擎战旗、拼搏奋进,攻坚克难、敢打必胜,形成了“信念坚定、对党忠诚、敢打硬仗、艰苦奋斗”的特有战斗精神,圆满完成大项活动安保、抢险救援、跨区驻训等一系列重大任务。

  血染战旗红似火

  在武警第一机动总队某支队,官兵们对部队的光荣战史都耳熟能详。1951年1月25日,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打响。针对敌人的大举反扑,中朝军队决心“西顶东反”:以一部兵力在西线组织防御,牵制“联合国军”主要进攻集团;集中主力于东线实施反击,从翼侧威胁西线敌人,制止其进攻。

  1月31日,东线“联合国军”集中8个师从原州、武陵地区向砥平里、横城方向发起进攻。敌人一路推进,至2月9日已进至砥平里、横城、下珍富里、江陵一线。

  上级命令第117师349团于12日7时前占领横城西北公路两侧有利地形,切断敌人退路和阻击横城出击之敌,在上级协同下反击歼敌。当时“联合国军”已实现机械化,349团能不能用“两条腿”赛过敌人的机械化装备,按时到达穿插位置截住敌人,将关系第四次战役的全局。

  第349团决定趁夜色翻越高山取捷径直插目的地,一夜穿插38公里,12日6时30分,该团提前30分钟到达鹤谷里,打得敌人措手不及,并迅速占领鹤谷里公路两侧要地。

  第349团就像一把铁钳,从公路两侧扼住了横城敌人的咽喉。该团4连插到鹤谷里后,因炸药不足,只好死守桥头。面对敌人回逃坦克的疯狂进攻,战士们抱着爆破筒奔向一辆又一辆坦克。被炸毁的坦克把公路堵住,4连官兵不怕牺牲、越战越勇,先后击退敌人7次进攻,毙敌百余人。

  被困于夏日的敌人,在十几架飞机的支援下,于12日15时向349团扼守的鹤谷里阵地冲来。他们先以重炮轰击我鹤谷里桥头阵地,而后以坦克掩护步兵发起攻击。第349团3营集中兵力向敌反击,并以侧射火力拦击步兵,轰炸敌坦克,将敌阻击于鹤谷里公路以北。战士们子弹打光了,就跃出阵地,从敌人尸体上拾回弹药继续战斗,始终未让敌人跨过桥头一步。

  交战至白热化,在我军官兵猛烈火力的射击下,被困于夏日、鹤谷里公路之间的残敌最终高举双手投降。

  至此,横城反击和鹤谷里反突击战斗胜利结束。在20多个小时的激战中,349团歼敌1000余人。1951年2月,因战绩显著、完成任务出色,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授予349团“甲等功臣团”荣誉称号。

  立身为旗向战行

  在该支队营区,随处可见以“思战、谋战、备战”为主题的战斗标语和“功臣石”“援朝路”等战斗文化景观,处处彰显着真打实备的战斗氛围。该支队领导介绍,新形势下,他们始终把“甲等功臣团”胜战基因作为传家宝,使之成为基层建设的根、带兵育人的本。

  支队坚持把“甲等功臣团”战史作为激励官兵投身强军实践的生动教材,广泛开展以“述战旗、学英模、学战史、学传统”为主要内容的“一述三讲”活动,每逢新兵下队、新干部到位和重大节日活动,支队官兵都会走进军史馆,回望战斗历程,汲取精神力量,传承胜战基因。

  支队还编印《经典战例》《英模名录》《红色故事》等书籍,方便官兵学习光荣战史。2019年“七一”前夕,支队官兵代表抵达河南南阳,千里寻“亲”,赶赴97岁退役军人解建业家中,和老英雄一起重温那段永不磨灭的红色记忆。

  “这是我们编印的战史,您经历的那些战斗都被明确地记载。请您放心,我们一定会扛起新时代革命军人的职责使命,传承好‘甲等功臣团’的英雄基因。”手捧着战史,支队领导激动地对老人表示。

  2020年,一场以横城反击战为主线的历史情景剧《红军传人谱新篇》,随着该支队文化服务小分队的巡演走进各个驻训点位。剧中既有先辈们坚守阵地的壮举,也有新时代官兵奋战演训场的身影。一样青春的面庞、同样嘹亮的军号,情景剧为大家带来了一场跨越时空的“重逢”,革命先辈的战斗故事和拼搏精神,深深感染了台下的官兵。

  前不久,某中队班长王国凯在参加上级组织的5公里武装越野考核时,因枪管晃动导致后背磨出了10厘米长的伤口,他没有停下脚步处理,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儿,最终斩获中队第一名的优异成绩。考核结束后他说:“作为一名新时代革命军人,就要做到今天我以战旗为荣,明天我为战旗添彩。”

  近年来,该支队大力推进支队史馆和中队荣誉室建设,着眼传承“甲等功臣团”红色基因,设立队史小教员、故事讲述员、节目创作员,并叫响了“有排头就站、有第一就争、有红旗就扛、有先进就学”的口号,引导官兵在追溯红色血脉中增进情感认同。

  擎旗自有后来人

  “英雄的部队必然流淌着敢打必胜的血脉。”长期以来,“甲等功臣团”官兵始终大力弘扬战旗精神,坚决完成各项任务,每次受领任务人人递交请战书,层层立下军令状,“闻战则喜、勇于亮剑”的战斗精神根植在所有官兵心中。

  那年担负跨区驻训任务,部队接到紧急驰援命令。雪夜行军330公里,途经暗冰、陡崖等险要地形,官兵无一人掉队,车辆无一辆损坏,装备无一件丢失,仅用7小时全员全装到达指定地域,圆满完成任务。

  跨区驻训时,针对高寒缺氧、武器装备性能减弱、地域环境陌生的新情况,支队党委“一班人”赴友邻单位取经,成立高原战法试训班,探索高海拔地区机动部队组训方法,首次总结出机动部队由低海拔向高海拔快速生成战斗力的实战经验。

  2018年,该支队调整组建以来,面对新情况新任务,始终牢固树立战斗力标准,层层掀起实战化训练热潮,按照新的指挥体制规范各类作战值班,大力开展编携配装规范、单元合成演练、突击拉动检查,全时做好遂行多样化任务准备。

  去年7月,受连续强降雨影响,该支队驻地发生有水文记录以来的最大洪水,直接威胁当地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。灾情就是命令,经上级批准,支队紧急出动300余名官兵参加抗洪抢险。

  装填沙袋、疏通沟渠、搬运物资……在救援现场,时间紧急,任务繁重,官兵用手搬、用镐撬、用铁锹铲,奋力清理着一块块巨石,一米一米地向前掘进,终于加固了堤坝。一个个冲锋在前的身影,一面面迎风飘扬的战旗,诠释了人民子弟兵的使命与担当。

  在这场与洪水较量的战斗中,官兵经过48个小时作业,搬运沙袋8万余个,在长5900米的堤坝上构筑起一条宽2.5米、高1.8米的抗洪坝体,成功保卫了驻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。

  近年来,支队先后辗转13个省份,圆满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百余次,“甲等功臣团”人人练为战、整体冲在前的锐利作风得到了充分体现。

  “‘甲等功臣团’的战斗精神,时刻激励着我们攻坚克难、开拓进取,用奋斗书写部队新时代的荣光。”谈及支队取得的各种成绩,该团官兵信心满怀,“我们拥有光荣的过去,也必将走向光辉的未来!”

焦文杰 朱朝阳 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郑天然 来源:中国青年报

2023年06月15日 07 版

战斗在光荣的战旗下
“战神”怒吼
让文职人员成为更具优势的军事职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