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电影应该拥有与好莱坞不同的价值
9月11日,著名电影理论专家、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教授戴锦华,接受本报记者专访。
中国青年报:您怎么看这些带有中国元素的好莱坞大片?
戴锦华:其实仍是好莱坞叙事的老套。《木乃伊》是系列电影,关于历险、僵尸和玄幻,当然,中心是美国式英雄。典型的滥套,只是这次用“中国元素”包装。邪恶的龙帝,不过是美国好莱坞一以贯之的中国想象——暴虐、专制的东方。看《木乃伊3》,我会有些怒,小愤怒,因为我知道好莱坞一贯如此,所以不会“气炸了肺”。
中国青年报:跟以往相比没有任何进步吗?
戴锦华:其实,东方元素在美国B级片(中小成本电影)中经常出现,只是以前对东方元素的处理很含混,仔细辨认,会认出更多的是日本符号。这次明确地标识为中国。比如《功夫熊猫》里的熊猫和港式功夫场面,《木乃伊3》的龙帝也可以指认为秦始皇,因为有兵马俑佐证。
如果说小有新意的话,那就是《功夫熊猫》中的中国想象。熊猫作为中国符号始终是正面的,熊猫的可爱、憨态、珍贵、独一无二,几乎是中国的正面形象大使。铺天盖地的敌视、仇恨中国的宣传,都不能改变世界对熊猫的喜爱。相对于好莱坞以前的定式(总是将中国塑造成黑暗、负面和携带着巨大威胁的形象),《功夫熊猫》中的“中国”,可谓新鲜。此中确实是透露出某种新的信息。
中国青年报:什么新信息?
戴锦华:冷战结束后,我认为世界进入到一个“逐鹿环球”的年代。美国的霸权在某种程度上被削弱,开始变得不确定。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、社会的稳定和政府的公信力,都超出了西方世界的预测。《功夫熊猫》透露的新信息,可以说是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世界被迫瞩目中国。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,使它获得了好莱坞影片的卖点。
作为超级跨国公司,好莱坞需要绝对意义上的全球市场。它最关心的是赚钱,其后才是意识形态。说好莱坞充满了美国意识形态,是因为冷战结束后美国的意识形态“畅销”全世界。如果美国意识形态“滞销”,好莱坞完全可能采取另外的视角。
我常说到一个例子,美国加州大学一位电影学博士,他的论文批判性地分析了迪斯尼动画片中无所不在的、充满偏见和歧视的意识形态,结果他毕业后被迪斯尼公司高薪聘用。为什么?它需要你提醒它,怎么更好地掩藏和包装那些歧视和偏见。我说的是包装和掩藏,因为不可能真正改变。《功夫熊猫》的核心价值仍是西方社会所谓人道主义的主流价值,关于个人的成长,认识你自己。完全是一个美国式的励志故事。
中国青年报:有人说,故事就是生产力。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故事,我们自己的电影在这方面似乎还做得很不够。
戴锦华:大概1995年的时候,一个好莱坞的大制作人来到中国。他相当坦率地说,好莱坞已经没有故事了。他说,美国就这么两三百年的历史,能有多少故事呢?中国故事太多了,他来中国找故事。而中国电影自身,今天中国的文化产品,其想象力与创造力与中国的国际地位并不相称。
中国青年报:中国的电影人应该怎么做?
戴锦华:中国电影应该拥有与好莱坞不同的价值。如果你只是去复制好莱坞,那永远不可能战胜好莱坞。那样你永远都是东施效颦。中国电影要占有自己的位置,必须首先成为好莱坞之外、也是欧洲艺术片之外的别样选择。
我们说电影人要清楚自己的角色。文化的生产者必须有更多的主动意识。不错,电影是商品,但又因为电影是文化商品,它不可推托地承载文化内涵,标识时代精神。
其实不用说历史,中国现实本身的戏剧性已经超出了艺术家的想象。中国曲折的现代史上,每一个阶段遇到的问题都是中国式的,西方的模式并没有提供解决方案,我们必须用中国自己的方式来解决。当中国每天面临这种必须要应对的挑战的时候,这变化的丰富性已经提供了一个极为广阔、非常丰富的资源。作为一个电影人,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,用自己的方式去驾驭这个巨大的题材。
中国青年报:但现在的国产大片好像并没有很好地利用这个资源?
戴锦华:中国大片从《英雄》开始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的观影模式:越看越骂,越骂越看。我觉得这极其荒诞,你看、你骂都是在帮助它复制再生产,帮助它阻碍其他形态的电影的出现与延续。大片的票房不就来自那些恶骂的观众吗?有一个小朋友很坦率地说,“不看怎么骂呀”,而我说,你难道不能看点儿别的吗?
其实,没有什么电影是需要13亿观众都去看的,13亿观众也不是几部大片、一两个片种可能满足的。但作为一个普通观众,花钱去看一个不太一样的新片,同时就丰富了自己的观影经验,娱乐了自己的心灵。观众的多样化选择,便会帮助了多样化的影片获得自己的生存空间。
所以这是几个层次的问题,一方面要不断呼吁政府有关部门,出台有效措施保护本土电影的多样性空间。同时艺术家要有自觉意识,拍出不一样的影片,与中国丰富的社会现实、丰厚的历史建立起相连的血脉。另外,中国观众完全可以选择不看那些大烂片,毋须骂,也不用贡献票房。让各种各样的小片靠口碑、靠网络流传。年产400部的中国电影,应该有不少真金。